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交通健康管理评价系统,新概念还是老需求?

发布时间:2020-04-28 13:35

ITS114消息,4月17日,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珠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交通健康管理评价系统采购公告,招标金额为346.8万。这是ITS114已知国内首个“交通健康管理评价系统”项目,这个由交警单位主导建设的“交通健康管理评价系统”又由哪些部分组成,具备哪些功能呢?

系统建设内容

该系统的建设目标为:依托交警部门自有数据资源与互联网、手机定位外部数据资源的多源数据融合,研究物联网、大数据、交通仿真技术与珠海交通管理的深度结合,构建集“多源数据融合感知——交通健康问题诊断——交通健康优化策略评估”于一体化的交通健康管理评价系统,推动形成科学高效的信息化交通健康管理体系,提升珠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建设的内容有如下几点:

1、多源数据融合,打造精细化城市交通画像建设

梳理珠海市道路组网(高速道路、主次干道、桥梁、隧道等)、交通板块(行政机关、教育、医疗、商业)、勤务网格、精细化组织等要素信息,为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与交通问题精准化治理服务。

2、交通智能健康问题诊断建设

城市交通问题治理涉及到道路交通容量、交通流、交通设施、交通组织、交通秩序等多方面要素。传统依靠人工经验的模式进行交通问题治理措施,已经无法满足交通管理的需要,亟需采用智能手段依据数据分析,进行问题评价与原因诊断。

3、交通健康优化策略评估建设

建立交通仿真推演平台,对不同备选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模拟比较。

系统具体性能要求如下:

1)多元化系统能够支持分析多元化的交通行为,包含人口热力分布、人流热力变化趋势、人口出行来源、机动车启停行为、机动车行驶行为、机动车转向行为6种不同行为。

2)精细化

系统需要支持建立珠海市精细化城市交通要素,通过精细化城市交通要素的构建,形成多要素全面反映交通特性,提高评估的精度;二是需要建立仿真模拟最逼真的细节,将精细化城市要素通过地图展现出来。

3)高效性

系统需要能够直观清晰的展现各道路的交通特征,帮助交通管理者快速的发现道路问题,并能够有效地构建模型,自定义图形参数的窗口灵活设置,能够支持多种结果输出方法,包括表格、数据库、图片、视频等不同输出方法。

此外,文件还对数据资源规范做出要求,要求描述系统对基础数据和其他业务数据的共享需求、数据应用场景、系统建成后数据资源的概况,并提供描述及具体数据清单。

系统功能

系统建成后,具备哪些功能?

1、多源数据融合感知

交通健康问题诊断的指标不仅需要基于互联网实时路况数据,更需要盘活支队自有数据,结合两者数据更好的为指标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本次需要对接支队已建设的统一数据归结平台(获取卡警和卡口数据、互联网的实时路况数据),结合手机定位数据,对本次项目区域范围内的道路进行不同维度的评估。评估维度按照点(路口)、线(路段)、面(特定区域)三个层面进行划分。

所以,系统需要实现与支队已建设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地图引擎)的无缝对接,完成地图数据的获取工作。

系统应能够基于电子地图,对城市静态交通管理数据进行再加工,通过系统可以快速了解整个珠海市所有城市要素,清晰直观的掌握各个要素的分布位置、分布密度,为路线规划、大型活动交通管理等提供有利的工具。

系统需要将道路组网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高速道路、高速出入口、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桥梁、隧道;基于电子地图实现所有组网的标注、展示、统计。原则上包含本项目范围内双向四车道以上(含)的公共道路。

系统需要将交通板块分为五个板块,分别为:行政机关、教育、医疗、商业、企业;其中每个板块再进行细分,便于快速、清晰的查找各板块信息;并支持两种展现方式:散点图和是热力图。

在精细化管理方面,需要实现对勤务网络和精细化组织(单行道、交叉口禁左、中心隔离设施、公交专用道、管制区域、施工范围)的管理;基于电子地图实现所有精细化的标注、展示、统计。能够在地图高亮显示精细化要素的不同要素的分布情况,并提供详细列表展示,支持关键字的快速搜索查找。

在城市实时动态交通数据方面,支队已提出建设“统一数据归结平台”,系统需要通过接口对接该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及使用,需要对接的数据为:互联网实时路况数据、电警卡口数据、信号控制数据,需要详细列出本项目需要用到的具体数据字段表。另外,还需要采购手机定位数据,从而获取位置数据、人流数据、人员属性和来源地信息等数据,因此也需要列出手机定位数据的字段表。

2、交通健康问题诊断

首先是要进行指标画像,包括特定区域人的行为分析、交通路口信号评价指标(已在其他项目中建设)等。在人的行为分析需求中,要求支持对目标区域或标的区域范围内的,识别人流是否进入到该场景中的功能,能够支持在一定区域内准确识别人流与目标区域的距离关系,以及根据人流对人流特性进行定性分析,将分析结果进行展示,辅助支队对附近的交通、人流、设施的规划。

其次就是问题诊断、优化策略评估服务。

如何诊断?进行系统需要支持对历史检测数据时空分析,研判路口、干线、区域的交通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出行起讫(OD)点、潮汐性、与下游路口的关联性等功能。

交通健康优化策略评估,前提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交通仿真体系,要评估的策略包括:既有道路通行问题分析、交通组织优化影响评估、信号控制优化评估、法定节假日专项预案、单行道组织对交通的影响、重要节点路口拥堵疏散预案、大型活动预案评估等,其中信号控制优化评估又分为22个重点路口信号配时优化评估以及干线信号控制优化评估,评估方法预计也需要中标方建立。

就ITS114粗浅的分析,这个评价系统就像是“交通大脑”的基础版本,交通全要素数据的融合感知,然后建一个仿真系统,基于全要素数据的行为分析和运行评价,并验证多种预案,从而形成“大脑”固定的解决方案模式。更多在于计算、分析,而非指挥、调度、决策。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07264号-3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