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干才能胜 6大领域齐发力
“入围全国第一批16个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只是过了创建工作的第一关,后面的工作还很艰巨。”泸州市交通运输局有关人士说,接下来,泸州将用几年的时间,积极推进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全面完成实施方案中的重点项目和任务,提升泸州市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这几年示范创建中,泸州做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泸州市交通运输局有关人士表示,泸州主要从综合客运枢纽示范建设、城市货物集疏运中心示范建设、运输服务信息共享示范建设、综合运输组织模式示范建设、综合运输服务工作机制示范建设、综合运输服务标准示范建设等六大重点领域发力,使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了“衔接顺畅、服务优质、支撑有力、管理规范”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铁水公空邮”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大格局加速形成,为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1)综合客运能力明显增强
为方便市民出行,泸州以“零距离”换乘为主要目标,重点建设泸州城北综合客运枢纽、泸州云龙机场综合客运枢纽、泸州城西公路客运站等3个项目,实现客运铁路、机场、干线公路与城市公共交通等方式的紧密衔接。
A、大力推进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建设。2018年9月,泸州云龙机场正式投运,是集民航、公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实现了民航与公路客运及城市公交的无缝衔接。
B、依托川南城际铁路、渝昆铁路等干线铁路的建设,开工建设泸州城北综合客运枢纽。对铁路、公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最大程度实现旅客换乘高效便捷。目前,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2020年底建成投运后,泸州至成都、自贡、内江、宜宾等方向的城际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C、建成的泸州城西公路客运站,是集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及社会车辆于一体,具有中转与换乘功能、旅客集散功能及“车港”功能的城市客运枢纽,方便旅客出行。
(2)货运服务效率显著提升
创建期间,泸州市围绕物流集散高效便捷,重点建设6大项目,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A、泸州润华物流码头工程仓储物流项目,占地面积315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总投资19亿元,是利用长江岸线和后方陆域建设粮油物流综合园,很好地满足泸州粮油加工基地对加工原料和成品的转运需求。2018年项目A、B仓库建成投运,实现对粮食的简单加工、仓储、运输。
B、川滇黔公铁联运物流集散中心,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具备仓储及配送、零担快运、信息交互及交易结算、公铁联运、停车等功能。2015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城乡共同配送、电商进农村等项目已经投入运营。
C、中国物流泸州城市配送物流园,占地435亩,总投资10亿元,是集绿色城市配送、公共仓储配送、区域性多式联运枢纽、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物流贸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城市配送物流中心。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占地200亩已基本建成。
D、四川共筑投资有限公司第三方物流项目,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是集医药仓储、药品配送、第三方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医药物流中心。该项目于2017年建成投运,为泸州当地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医疗机构、连锁公司等1000余家门店提供配送服务。年配送货值约8亿元,有力地推进了泸州市现代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E、中外运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占地314亩,总投资2.5亿元,具备多式联运、城市配送、全球采购、国际分拨等物流功能。2016年建成运营以来,已成为泸州乃至川渝滇黔结合部对外开放的重要物流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和功能平台。
F、君盛互联网+智能物流仓储中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提供B2(two)B城市物流配送、仓储管理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2018年建成运营以来,以宝洁、联合利华、百事、王老吉、雪花等快消品货物仓储、共同配送为主营业务,形成了覆盖全市5000个营业网点的仓储配送网络,全年配送货物销售总额2亿元以上,缓解了城市配送压力,加速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
(3)运输服务信息充分共享
创建期间,泸州围绕运输服务信息共享示范建设任务,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人民群众出行能力显著增强。
A、“泸州通”手机APP,是泸州市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重点项目。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机场服务等多领域的社会公共服务,丰富了出行交通信息发布渠道和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不同运输方式的便利化信息服务,目前已上线运行。
B、泸州长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集物流管理、信息咨询、交易服务、货物跟踪查询、金融服务、客户管理、数据交换等为一体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总投资5千万元,2017年5月上线运行,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
C、建成了“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开通了“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专线,建立了“公众参与、实时监督、处置及时、全面顺畅”的沟通渠道,全面提升了交通运输服务监督水平。
D、建成投用长江干线四川泸州段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实现船舶动态监视、信息服务、预警和搜救协作、事故调查取证等功能,有效加强了对辖区水上交通态势的现代化监管。
E、建成四川省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泸州市),项目包含联网监控监测管理平台、通信系统、指挥大厅及配套工程,通过对重要路段、特大桥梁、特长隧道、互通立交、浅险航段、危险品码头作业区、重点渡口、重点车辆等实时动态监测和数据分析、信息查询;实现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信息集成和危险、隐患提前预警。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及时发现、准确研判,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和顺畅的指挥调度,提升应急处置的规范性和指挥处置效率。
(4)运输组织模式完善创新
创建期间,泸州以探索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和推广货物多式联运为主要建设任务,探索泸州市综合运输服务模式建设,提升了综合运输组织效率。
A、进一步完善重庆机场泸州候机服务模式,提供候机、售票、值机、托运、地空联运、接送、信息查询等服务;开通了云龙机场赤水城市候机楼,为旅客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B、依托四川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大力推行泸州市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工作,全市8个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全部实现全省客运联网售票,方便广大旅客出行。
C、开通至昆明、成都、新津、乐山、西昌、德阳6条泸州港“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设立昆明、成都、攀枝花、德阳、乐山、赤水6个“无水港”,节约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实现了铁路货运站场与港区无缝衔接;依托泸州港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对货物运输过程中各环节全程把控,开展全程物流运输服务,探索泸州港“一票到底”供应链服务模式。
(5)统筹协调机制全面建立
创建期间,泸州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在综合运输服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了泸州市综合运输服务管理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围绕云龙机场地面运输综合保障工作,探索建立了符合泸州市实际的综合客运枢纽“综管办”管理机制,加强泸州市综合客运枢纽管理的统一调动和部门联动,提高了综合客运枢纽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6)运输服务标准不断完善
创建期间,泸州结合实际,探索研究其综合客运枢纽服务标准、铁水联运服务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
在总结综合运输服务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泸州结合实际情况和特点,制订了《泸州云龙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运行与服务质量规范》《泸州港铁水联运服务技术标准》,为综合客运枢纽及港口等重要枢纽开展标准化运营服务,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快速运行的基础,推动了泸州市综合运输服务标准化发展。
含金量空前 经济民生一个不少
泸州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泸州市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满足市民快捷、安全、舒适出行需要,还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为全国中等城市综合运输服务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其含金量是空前的。
1、经济效益
A、获得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持
对获得全国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建设的城市,交通运输部结合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实施和交通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政策,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内符合条件的相关项目给予资金支持。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将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省级人民政府、示范城市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对示范城市创建给予土地、财税、融资、市政配套等方面的支持,积极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B、优化产业布局,发挥集聚联动效应
泸州市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建设,将有效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整合和协作,强化泸州市区和市域内各重要节点联接,特别是实现全市各重点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矿产资源分布区以及旅游景区的高效便捷衔接,促进城镇、产业沿交通干线集聚布局,有效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资源开发。通过提升货物集疏运服务的效率、促进运输服务信息全面共享、不断创新综合运输组织模式等途径,充分发挥人流、物流、资源、信息等经济发展要素的集聚效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C、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要素流动成本
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和改造、货运集疏运体系建设以及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方式推广,交通运输管理模式创新等建设内容,将有效提升泸州市交通运输效率,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从而降低泸州市人力、物资、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与区域间的流动成本,促进各经济要素的对内联通和对外开放,有力推动泸州市经济快速发展。
2、社会效益
A、提供优质出行服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通过泸州市综合客运枢纽等基础建设,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在枢纽内实现零距离换乘和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形成以公路、铁路、民航为依托的多层次、多样化、快速城际客运网络,轨道交通、公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等各种运输方式协调运转,公共客运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使人民群众享受一站式、一体化、智能化出行的顺畅与便捷。
同时,通过泸州市运输服务信息共享示范建设和组织模式示范建设,实现运输信息共享,为企业运营与服务、公众出行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优质出行服务。
B、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绿色交通发展
通过综合客运枢纽系统建设,运输服务信息共享运输服务方式、机制创新等重点建设内容,将有效地优化城市出行结构,提高运输管理社会化服务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质量。通过提高运输服务效率,可大幅减少交通燃油消耗、尾气排放污染等,促进城市交通绿色发展,协同解决市民最关心的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