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数据的创造者和使用者,自结绳记事起,它就已慢慢产生。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人类产生、创造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数据总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作者维克托开创了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他前瞻性的指出,大数据时代正在使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发生变革。用三个篇章从思维、商业和管理三个角度的变革深刻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的转型。书中最具洞见之处在于他指出,用重视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去代替因果关系,是大数据背景下最显著的转变。人们不再去追求“为什么”,取而代之的是“是什么”。这改变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考方式,对人类的认知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大数据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随着全国公安机关大数据警务管理的政策宣传以及实战应用,作为警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不仅是简单的数据状态,它是具有预测功能的信息技术,更是一套改变人类认知和与世界交通的思维方式。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也是一个迎接空前挑战的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大门已经开启,数据智慧,已成为政府决策的科学依据。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大数据如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大数据如何为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带来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成为人类进一步钻研的课题。
信息数据已融入日常公安交通管理中。随着信息科技不断进步,各种智能终端的逐渐普及,以及公安交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每一个行为都会以数据形式留下痕迹,城市交通领域的大数据来源和范围十分广泛,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交通数据。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APP 提供的交通数据。这类数据一般是基于移动终端产生,根据使用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行驶速度信息推算出道路交通拥堵状况,互联网交通数据为公安交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数据来源。交管部门可以通过对接方式获得大量用户实时基础数据,通过云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再把交通信息通过APP迅速反馈给用户,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较高,且获得数据的成本低,难度小。
2、公共交通数据。如公共交通卡终端系统,通过分析交通卡数据和公共交通车辆GPS数据,可以随时把握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数、上下车辆数据、进出车站的人数。也可以随时把握关键线路、关键站点和关键时期的乘车情况。此类数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且数据成本低,容易分析和判断。
3、城市车辆GPS数据。如出租车、网约车、“两客一危”等运输车辆的位置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也可以扩充路况数据,通过与行管部门的网络联通,也可以实时监控各路段、各种类车辆提供补充数据。
4、视频监控系统数据。包含由交管部门安装的道路监控设备,还有应急、教育、城管等部门安装的监控网。特别是高清视频摄像头,可以准确记录车辆类型、车辆号牌、车辆速度等详细车辆信息,结合人脸识别技术,一些路口安装了多功能电警设备和行人闯红灯抓拍设备,可以快速、准确获取行人通过信息。
以上只是较为狭义的交通大数据来源,还有其他数据,如物流数据、人口户籍数据、气象数据,城市规划建设数据等交通数据。虽然交管部门不能直接获取此类数据,然而,通过破除信息壁垒,加强数据共享,依然可以为交管部门智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源源不断地释放着数字红利,从生产到生活,从制造到服务,从工业到金融商贸,商业生态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站在数字之巅,凝望整个世界,蓦然发现,这一切的改变已经到来。
交管数据支撑相对薄弱
海量大范围高质量的“半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是大数据技术的基本核心要素。然而,现实公共交通管理中,跨警种、跨行业的数据壁垒,现有公安交管数据来源的单一性,以及采集数据的被动性,都使现在公安交管数据库的数据量无法支撑大数据技术,进而难以充分发挥现有系统的作用。
多年来,公安交管数据库只局限在本领域的驾驶员、车辆信息以及违法信息,与公安系统内部其他警种之间以及气象、交通、教育、应急等领域之间信息共享不畅。信息数据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大数据技术基础要求。
其次,数据采集主动性不强。在现实公安交管工作中,执勤民警执法记录仪中的录音、录像数据,在抓拍过程中收录的违法数据,在办理车管业务时留档的机动车、驾驶员数据,几乎没有为了大数据分析研判而专门采集信息数据的部门或民警,也没有相应的自动采集技术或设备,导致大量有价值数据流失。
最后,缺少对已采集数据的有效管理。目前,公安交管部门的数据来源有公安交警执法记录仪记录的大量录单、录像数据库,“鹰眼”精准打击系统录入的大量违法数据以及图片数据,视频巡查系统留存的大量考勤数据等,这些数据被用为证据后,就堆叠在服务器上,没有相应的技术设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比对存储,从而浪费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资源。
缩短硬件更新周期
硬件更新的长短以及硬件性能的高低是当前公安交管信息系统同大数据技术基础上智慧交管系统主要的区别。若想让大数据技术系统代替现有的公安交管信息系统,就必须加强完善硬件的性能。如,完善系统终端各方面性能,确保其能够满足大数据系统快速相应的需求,多方面及时的进行信息数据收集工作以及提升网络信息输送速度等。较短的更新周期是大数据技术系统的一大特点。因此,现有公安交管信息系统的更新周期优化升级后,还应该与其它警种和其他领域大数据系统的更新周期保持一致,确保大数据技术系统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各个方面。
优化数据共享技术
大数据平台能够实现精确高效的数据处理结果,海量的数据储存处理手段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数据平台中的海量数据储存是通过分散式云存储技术实现的。该技术可以对分散在不同单元、不同空间的数据信息可以快速传送与调取,其对不同数据平台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优化自己的数据库共享系统,可以保证快速、无障碍的与其它领域数据库进行实时数据共享。
提高安全保障等级
当前,公安交管系统大多使用的是分散式云储存技术同分散式云计算技术。这种计算以及储存方式开放性很高。然而,由于公安数据信息与公共安全紧密相连,其数据只能对内公开,而对外部则隐藏。当前面临的重要难题在于如何确保大量信息数据的安全。首先,对数据流动、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存储管理、数据的备份等方面进行数据加密处理。在数据输出过程中,采用数据访问权限管理、数据输出加密、数据使用情况监控等方式,以确保数据在输入、输出和使用期间是安全可靠的。
其次,通过设计防火墙系统,进而确保系统不会受到外部系统的攻击,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新与维护。
最后,要加强对系统操作人员的监督工作,以防外部硬件接入带来的病毒,通过实现系统内部与外部的共同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这是一个数据大国对未来的畅想,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时代正在来临。从传统到前卫,从辗转突围到涅槃复兴,大数据将引导整个社会全方位升级和变迁。未来已来到我们中间,它时刻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数据激起的波澜,已经在时代的时光之河里发出铿锵声响。大数据已经成为人类追逐梦想的强大引擎。
随着全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多和机动车保有量大量增加,公安交管部门面临的交通管理压力日趋严峻。因此,对公安交管的质量、精度以及速度的要求也变能更加严格。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实现基层部门数据互通是今后必然发展方向。
大数据技术具有存储量大,信息数据传送速度快等优点,打破了信息数据传输在空间地域上的限制与束缚,提升了信息的使用效率。大数据技术在智慧交管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