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东省公安厅、济南市公安局和山东交通学院主办,山东交警总队、济南交警支队和山东正衢交通工程研究院承办的2019年全国城市交通管理精细化论坛在山东交通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300余名全国交通行业学者及山东省各地市交警参加会议。论坛期间,国家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关积珍同志发表了关于“智能交通助力交通精细化管理”的报告。以下为关积珍同志的演讲内容。
(内容有删减,未经本人核实)
一、智能交通在中国的发展
1、传统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发展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智能交通系统包含智能化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化车辆控制系统、营运车辆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以及安全保障、紧急事件管理与救援系统。
2、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成就
中国智能交通发展20年,在很多系统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对我们国家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为交通管理水平的提升、科学化水平的提升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与服务
在城市交通管理领域里,集中运用了一系列智能交通关键技术和成果,400多个城市建成了集接处警、信息采集、交通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交通指挥控制中心,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监控系统、电子警察系统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建成了综合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对综合交通运行状态进行智能化监测、运行协调和指挥调度,实现了城市道路交通、轨道、民航以及城市停车、公交等的综合协调。
4、公交智能化发展
在公路领域,我们智能化发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全国公路总里程469.6万km,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3.1万km;高速公路收费、通信、监控系统全覆盖;全国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ETC用户达到5900万,ETC车道数18400条;公路营运汽车1538万辆,建成了全国“两客一危”重点运营车辆智能化监测平台;公路主要节点、重点路段,安装了交通监控设备和系统;全国主要道路运行状态实现智能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5、公众出行智能化服务
公众出行是我们交通服务的主体。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17亿辆。全国公共电汽车总量65万辆,公交卡用户近5亿;53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24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北京、上海、成都、深圳、重庆、郑州、苏州等7个城市超过300万辆;收集导航、车辆导航得到普及应用,用户总数在7亿以上,各类交通信息、票务服务等APP得到大范围应用;全国60个城市拥有共享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400家,车辆超过7万台,共享单车注册用户超过4亿人。
6、铁路智能化运营管理与服务
全国铁路网营业里程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铁路运营调度指挥系统每日指挥4700多列动车组和27000多列客货列车运行;建成全国铁路联网售票系统,12306客票系统高峰日售票量达1239万张;铁路客运信息智能化服务,运输生产、运营管理的智能化;TMIS,DMIS,自动驾驶等智能化技术支撑铁路行车安全保障水平的提升。
7、自动驾驶与智能车路协同
无人驾驶汽车实现了实际道路运行测试;驾驶人行为监控预警、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研究和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长安汽车公司的无人驾驶车进行了2000公里的实际道路测试试验;汽车厂商积极开展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的研究;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自动驾驶进入实际测试。
8、发展热点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也步入了新的阶段,新的热点问题,例如“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大数据、人工智能、城市“交通大脑”、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共享出行、预约出行等等,围绕这些我们正在推进构建新一代的智能交通系统。
二、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
1、新技术推动智能交通系统创新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迅速,给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交通供需、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变革,智能交通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
这种变化是无所不在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全时空交通信息环境;人车路一体化协同;综合服务、智能分析和高效利用;开放性与共享,应对管理和服务模式变革的挑战。
2、智能交通系统创新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1.0:面向业务,信息化为主要特征
智能交通系统2.0:数据驱动,网联化为主要特征
智能交通系统3.0:需求响应,面向服务,共享化和协同化为主要特征
我国目前处于ITS2.0迅速发展的阶段,ITS3.0初现端倪,其特征为数据驱动的应用提升、移动互联的运营服务、跨界融合带来的的产业转型,在这当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全面、精准的感知与交互,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管控,小数据的深度解析与“大数据”的综合应用,互联网推动下的业态重构,跨业融合的产业链衍生。
面对未来,交通系统总体发展趋势为:网联化、协同化、智慧化。智能交通发展方向为:智能出行服务、高效运营与智能管控、车辆网、智能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3、智能出行
未来智能出行的特点为个性化、精细化、智能化。定制出行、共享出行、综合服务、移动支付、慢行交通系统、新型公交,这些是我们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4、高效运营服务与智能化管控
面对高效运营服务与智能化管控,我们出现了很多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目前交通领域正在研究和推动的系统包括综合交通一体化运营与服务、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交通行为调控、交通状态智能解析与智能处置、跨行业跨区域移动电子支付、智慧物流、车辆电子标识、高清视频、车载高可靠交互移动终端、新一代交通控制系统等。
5、智能车路协同
智能车路协同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驾驶、载运工具智能化、新型智能化基础设施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
6、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重点技术领域
围绕新一代智能交通我们有很多重点技术领域需要去研究。例如全息交通、计算交通、共享交通、移动互联、协同管控、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能出行、智能化枢纽、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
三、创新发展应用
1、交通精准感知——基础信息采集的多元化
目前,交通基础信息采集方式多元化,线圈、微波、超声波、地磁、视频等广泛应用,视频交通综合监测资源复用、基于海量移动终端、车载电子设备等的交通数据采集形成规模、ETC全国高速公路联网、车辆电子车牌等。
2、交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和应用
多元化信息的收集,使我们交通信息资源运用的时候要从集成化的管理的角度推动,结合城市综合数据来推动,而不是单一的道路交通数据。
3、基于交通大数据能力建设的交通智能化管控与服务水平提升
有一些新的技术是大家特别关注的,包括“交通大脑”,“交通计算平台”,“交通云平台”等,都是围绕这方面进行的。
4、高精度地图和位置大数据应用服务
有一个新的数据不可忽视,随着我们车辆的和我们个人的移动终端的增加,位置服务会越来越普遍,高精度地图和位置大数据应用对于我们出行服务以及研判分析以及道路组织和运营管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基于车联网的车辆精细化管理与服务
我们以前更多的关注的是流量、流速、占有率等传统交通数据,现在有了基于车辆的车载设备,例如智能车载OBD、T-BOX等,可以了解车辆实时的驾驶行为,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例如生态驾驶,安全警示,全寿命周期管理,车牌交易评估、放心汽修等,可以做的更精细化。
6、车路协同系统及其发展应用
车路协同在未来精细化管理中是不可忽视的,最重要发展方向是安全水平的提升,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通过很多系统的改进、路测设备的改进,从局部感知、单车预警、单交叉口协调到大范围感知、多车协同决策、区域联动控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范围的安全的高效的车路协同系统。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