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周日)上午10时,交通运输部举行2019年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小编带你快速了解本次发布会上的热点内容。
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今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设施联通分论坛成功举办,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目前交通领域的对外合作有什么新进展?
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了设施联通分论坛。在这次论坛上,达成了涉及交通、能源、通信等35项合作成果,对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快合作“软联通”,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年来,各方秉持和遵守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共商方面,以政策、规则、标准对接为重点的“软联通”合作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签订的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总数已达18个,签订的海运协定达39个,与沿线62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与45个沿线国家实现直航,与沿线21个国家签署了邮政合作文件,“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设施互联互通合作更趋顺畅。
二是在共建方面,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合作为主线的“硬联通”持续推进,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成功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早期收获。在东非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比雷埃夫斯港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4万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效显著。
三是在共享方面,“一带一路”已经从倡议转化成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让共建国的民众有了明显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在肯尼亚,被称为“世纪工程”的蒙内铁路建成通车,累计为当地创造了将近5万个工作岗位。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程度加深,人员往来频繁,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密切了人与人的关系,给各国带去了满满的发展机遇。
日前交通运输部启动编制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主要内容是什么?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从今年4月起,交通运输部正式启动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规划纲要》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旨在提出未来30年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总体要求、规划目标、规模结构、布局方案和保障措施,为阐明国家战略意图、优化资源配置、布局重大工程项目、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国家立体交通网未来发展可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从发展的外部性来看。在发展思想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创新作用的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贯彻;在发展目标层面,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相对应、相衔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在发展效果层面,将提升综合运输网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智能绿色广泛体现、网络安全性显著提升,广大人民共享交通发展成果。
二是从发展的内部性来看。在宏观层面,将加强地上、地下、水上、空中各种运输方式的立体互联;在中观层面,将加强通道资源的综合统筹,实现综合运输通道内多种运输方式资源的最优配置;在微观层面,将加强枢纽空间的集约共享,实现各方式有效衔接。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工作进展如何?目前主要遇到哪些困难?
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编制了总体技术方案,研究起草了《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并征求了相关单位的意见。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是一项重大改革,要完成大量的工程建设、政策优化调整及统一、运营服务升级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情况复杂。ETC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的全覆盖是能否顺利实现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关键因素。所以,目前最紧迫的工作就是要大力推广普及ETC,开展收费车道ETC门架系统建设改造。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根据总体工作安排,尽快出台《加快推进不停车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研究推动加快ETC车载终端安装的配套政策,组织开展ETC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指导各地加快发展ETC,加快推进各项工程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目标任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天的“五一”小长假马上就到了,交通运输部有何安排确保大家平安顺利出行?
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今年“五一”4天假期,全国收费公路将继续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具体时间统一确定为5月1日零时起,至5月4日24时结束。
结合今年“五一”假期公路出行特点,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举,确保节假日期间人民群众安全、便捷、舒适出行。具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路网运行监测。严格落实值班值守,重点加强易拥堵缓行路段和收费站、省际重要通道、客流量大的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测,及时向公众发布实时路况,引导公众合理出行。
二是强化收费站管理。增加免费专用通道,采取“入口不发卡,出口抬杆放行”快速通行模式,提高通行效率,确保车辆快速、平稳、有序通过收费站。
三是强化恶劣天气应对。进一步健全完善气象会商研判与信息快速通报机制,重点加强大雨、大风、团雾浓雾等恶劣天气的预防、预报和预警工作。
四是强化养护施工管理。加强长大桥隧、连续长下坡、高边坡等重点路段养护巡查。尽量避免通行高峰期间安排养护作业,全力做好施工路段秩序维护和车辆疏导工作,减少施工对公路正常通行的影响。
五是强化出行服务保障。加强沿线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重点规范公共场区停车管理,完善公共卫生间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区经营业态,更好地满足出行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