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9日,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指导,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在天津召开。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杨光,发表了《天津市交通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的的主旨演讲,本文为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
杨光:感谢大会组委会的邀请,今天有机会与专家、同行一起交流学习。
天津道路路网形状是绽放的玫瑰,路网走向比较复杂。在没有导航的年代,很多外地司机不愿意往天津来,更不愿意进天津市区。进入21世纪,天津和许多大城市一样,都经历了机动车高速增长、混行现象严重、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出行结构不合理,事故高发、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病,城市交通管理一度成为一道无解的难题。古人逐水而居,近人逐生计而兴业,当前我们身处智能时代,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也为解决天津的交通问题找到一把金钥匙。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天津智慧城市建设也驶上了快车道,道路交通是一座城市最活跃的要素,如何运用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技术,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和服务,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天津交警积极开展交通管理探索与实践,把情报主导警务、实时扁平指挥、网上网下联动、动态效能评估应用于管理第一线,构建了“情指勤督”四位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新机制。
情报信息是智能交管的导航仪
情报大融合为智能交通管理提供了精准的方向引领 ,要提高道路“打防管控”的精确性,实现城市交通精准治理,必须坚持情报先行、信息引领。
1、数据融合,互联互通
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管理工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去年一次性投资34.74亿,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自主研发了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仅中心城区高速公路建成视频监控系统3800余处,微波检检测器680处,磁冰检测器5000余个,共享社会单位视频监控10万余处,并与高德地图、滴滴等互联网企业实现数据实时互联互通,系统自动感知、向交通指挥平台实时推送道路拥堵、交通事故、天气等数据信息,实现了未卜先知,有效预警。2018年以来,天津市拥堵警情下降了43.12%,效果非常显著。同时,融合交通管理大数据,实现了与人口管理、图侦技防等警种信息的关联共享,打通了交通、民政、财税等部门的数据壁垒,为交通管理工作精细分析、精确防控、精准打击提供了有效支撑。
2、解析数据,增强预判
通过应用警情信息、“六合一”系统等,以海量数据为依托,从人、车、路、企业、环境等维度对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五类16项数据进行日研判周分析。“月会商”实现了交通出行诱导服务、事故风险预警提示、拥堵态势分析研判等功能,精准定位了易积水点位66处,发布重要节点出行报告26期,确定周期性拥堵高发路段20处,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挖潜数据,精准制导
挖潜数据才能变传统低效率的路面排查为高效率的数据巡控,综合运用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视频云平台和电子警察系统,通过嫌疑车辆特征识别、驾驶员人脸识别、车辆行驶轨迹研判等手段,碰撞对比数据,深挖问题线索,精准查处失驾驾驶人。在前段时间面包车超员专项治理行动中,天津交警创新战法,通过问题分析,找准隐患面包车的出行时间和路线规律,使查处效率大幅提高。
指挥调度是智能交管的转动轴
只有推进指挥中心转型升级,才能实现情指融合,真正做到统一指挥、上下联动、一体运作、精准高效。依托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天津市公安局联合指挥作战平台,将勤务管理等23个子系统进行整合,构建了新型交通指挥调度体系。
通过警员警力可视化技术,实现警车警员定位等九类交通资源集中展示和实时调用。接到110警情后,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通过在系统中拖拽警员图标的方式,将警情信息推送给附近民警,通过点对点指挥调度,大幅压缩了从接警到出警的指挥层级和中间环节,形成了路面警员与指挥中心的无缝对接,大幅提升了各类警情及案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今年以来,通过扁平化指挥调度,成功处置了21辆严重超员大客车,布控拦截了417起应急指挥突发事件。
走专业之路,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天津市公安局大力健全勤务指挥制度,修订完善了工作规范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细化了工作流程,严密连接指挥调度的各个环节,全力推进指挥调度的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建立了指挥长责任制,坚持专业人干专业的事,有效提升了指挥调度的权威性、专业性和科学性。
高效勤务是智能交管的发动机
天津交警通过调整勤务机制,改进勤务模式,打造现代化警务。让有限的警力释放最大效能,真正实现了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
1、实施网格群众,明确责任区
依托可视化节能管理系统,利用移动警务通、数字执法记录仪等实时定位功能及PP技术,探索实施网格化综合勤务,实行定人、定岗、定路、定时、定责、包安全畅通的“五定一包”责任制。
2、实施联动警务,启动模式多元化
积极推进“警保联动”,与保险救援清障等部门建立了“快处快救”机制,组建交通事故保险理赔队伍,职守事故多发区域,坚决防范因小事故造成大拥堵。积极探索地空联动,加强与航空公司合作,重点节假日利用直升飞机开展巡航快速处置,突发事件高效实施空中救援,建立“指挥中心+无人机”勤务,利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远程喊话、动态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3、深化“网上网下”联动
天津市交警创新实施ICA路面稽查站,通过警情研判,扁平指挥,精准打击三端联动,日均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150余起。 “慧眼系统”的成功研发,真正实现了对路面交通违法行为快速发现、实时推送、精准查处,为路面执勤民警增加了一双慧眼,让假套牌车无处遁形。成立交警尖刀机动队和快速路“铁骑”摩托队伍,重点管控事故多发、违法突出的路段,重拳整治假套牌车辆等交通违法行为近千余起,路面管控的利器作用凸显。动中备勤机动处2018年二三季度累计巡逻里程达到18000余公里,平均缩短突发事件到场时间50%,撤除事故现场超1200余次,“嗓子眼”路段平均车速提升30%以上,让快速路真正快速起来。
4、实施“等级警务”
健全完善动态警务机制,实施常态、加强、超长等三等级警务。结合汛期开学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及时启动相应等级勤务,最大限度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在2018年达沃斯论坛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合理部署警力整治交通秩序,积极稳妥地处置了各类突发事件路面日常管理工作,圆满完成了大会期间的安保工作。
督导考核是智能交管的方向盘
“督考合一”构建智能交管明确责任体系,天津交警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督考体系,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增强了队伍战斗力。
一是科技为支撑,实时监督,建立完善的执勤执法监督综合管理系统。为全市20个支队91个大队配齐了执法记录仪,通过执法监管平台实时动态监管民警执勤执法情况,全面落实执法规范化。二是多维数据直观联动,建立完善数字执法执勤档案,对执勤执法数据进行动态整合,并实时推送督考信息至民警执法终端,实现了对执法工作多维度直观展现和互联互动。
小结
通过探索和实施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新机制,发挥导航仪、传动轴、发动机方向盘的作用,天津交警依托科技平台,创新机制流程解决管理难题,利用“情指勤督”一体化大幅提升警务效果,实现了重点违法查处量、现场处罚量双上升,交通事故、交通拥堵双下降,与去年相比,天津市交通死亡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17.37%和16.181。
如果说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道路交通管理模式,那么当今的互联网、车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则引领道路交通管理进入了智慧化、效能化、精益化新时代。新时代来临,态度和方向决定未来。天津交警将秉承创新引领问题的导向,开放包容的精神,继续深化经济合作,协同创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增强现实、5G网络、区块链等技术,在智慧警务、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方面的深度应用,成为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倡导者、实践者、贡献者,使城市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有序,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