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聚焦两会】两会上那些关于货运的提案和内容都在这里了!

发布时间:2019-03-07 16:27

3月5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召开

两会的召开事关国家建设

其中很多提案也与我们三千万卡车司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天货运平台就来为各位卡友盘点

今年两会有哪些提案和内容是咱们货运人必须要了解的。


2020年基本实现取消省界收费站的目标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去年年底我们取消了江苏和山东以及四川和重庆之间的15个省界收费站。从试点结果来看,效果良好。2019年抓重点区域和重点省份,比如说要取消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以及东北、西南地区的重点省份的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2020年,我们将落实要求,基本实现取消省界收费站的目标。


大幅降低柴油消费税



民盟中央今年拟提交的《关于推进柴油消费税减税改革,降低实体经济运输成本的提案》,建议将现行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降低一半(减半后为每升0.6元),减税规模可达1100亿元以上。


该提案指出当前柴油消费税市场有两大问题:

1.现行成品油消费税制改革滞后,税负较高(柴油1410元/吨),造成实体经济物流运输成本高,很大程度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难以适应国家税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

2.由于利益诱惑大、监管不到位、违法成本低,近年来成品油消费税偷逃行为屡禁不止,国家税收大量流失,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这两大问题确实是在货运市场上一直存在的,加油贵、“油耗子”多都成了很多卡友的心头痛。

民盟中央也给该提案给出了三方面建议:


1.完善成品油消费税制,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2017年柴油消费量约1.65亿吨,约占全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的51%,2018年预计在1.6亿吨左右,占50%以上。若将现行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降低一半(按每升0.6元计),减税规模可达1100亿元以上。近期大幅降低柴油消费税,适时恢复征收航空煤油消费税,强化监管、堵住税收漏洞,做到应收尽收。

2.完善监管体系,健全激励相容的长效监管机制。

3.出台司法解释,加大对变票企业和变票所涉及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刑事处罚力度。

通过优化成品油消费税结构,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改善营商环境,降低成本,惠及民生。

让更多卡友加入工会、参加工伤保险


在我国,3000万卡车司机群体面临的工作时间长、经济压力大等问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李守镇建议推动更多货车司机加入工会,参加工伤保险,享受社会兜底政策红利,提升货车司机群体的获得感。


建立货车司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体系


我国有3000万货车司机,平均每天在途货运量8400万余吨,服务4.3亿个家庭,2017年完成总产值约3万亿元,占全社会GDP的5%,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一支规模庞大的新型劳动大军。与此同时,货车司机也受到许多困扰:受教育程度较低,91.1%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工作强度大,大多数货车司机日均驾车超过8小时,79%患有颈椎病、腰椎病、胃病、肩周炎等慢性病;经济压力大,月均收入为7474元;行业归属感不强,相当一部分司机收入、福利、社会保障等得不到有效保障。在推动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亟待提升货车司机群体的获得感。

李守镇委员建议,推动货车司机加入工会。“货车司机原子化程度高,91.5%为个体经营户,已建工会的企业中仅有12.3%的货车司机加入工会,非企业用工的货车司机入会率只有4.4%。”李守镇委员说,去年,全国总工会启动了货车司机入会集中行动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今年是货车司机等群体入会工作推进年,希望各地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配合、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我国货运车型多达两万余种,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仅有30余种),应抓紧研究制定非标准化和老旧车型的退出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车辆技术标准,大力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和清洁化。”李守镇委员还建议,适应“互联网+”货运新业态,鼓励“无车承运人”做大做强,通过信息化和集约化经营改变行业“小、散、乱、弱”的局面。加快制定“互联网+”货运平台的相关管理办法,严查“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不正当竞争,维持市场的良性秩序。同时,建立货车司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体系和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其素质水平,帮助其适应行业转型升级。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对货车司机覆盖面


在改善货车司机从业环境方面,李守镇委员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的实施区域。探索推进区域性超限超载标准的统一,规范联合执法程序,清理不合理收费,避免重复罚款。有序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对货车司机的覆盖面,研究货车司机参加工伤保险制度,让货车司机也能享受到社会兜底政策的红利。


此外,李守镇委员还提出加强货车司机健康安全保护。具体措施包括,加大智能穿戴设备在道路运输场景的推广应用力度,实时监控货车司机状态,严防疲劳驾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降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合理调配资源,减少货车司机的无效劳动,保证和增加其休息时间;以补贴、减免等方式鼓励货车司机定期进行体检,并积极宣传有关慢性病的防治知识,等等。


鼓励淘汰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车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把柴油货车治理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制定移动源排放污染防治条例,严格执法并实行闭环管理,鼓励淘汰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车,支持发展新能源货车,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和环保标识管理政策。


货车严重超限超载应入刑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马光瑜提出货车严重超限超载应入刑。

直到现在,货车超限超载现象都十分普遍,这种现象危害交通安全,对道路路面破坏严重,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行为。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约10万人,受伤50多万人,其中50%的群死群伤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直接相关。

因此,马光瑜建议,在当前治理方法的基础上,从刑罚、经济、信用等方面综合施策,治理超限超载。借鉴“酒驾入刑”的方法,将公路货运严重超限超载列入危险驾驶罪的范畴,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此外,他还提出,将超限超载行为纳入诚信体系,对有关车辆、人员、企业、货运源头,实施联合惩戒;对遵守道路交通运输法规、信用良好的货运车辆,在全国范围内减免道路通行费。

为更有效地监管货车超限超载,马光瑜还建议设立或明确治理公路货运超限超载的协调机构,强化权威和责任,统一协调公安、交通运输、应急、城管、国土、建设、工业、质监等部门的相关职能。


货车超载入刑的建议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两会上被提出了,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张琼就连续5年呼吁把公路运输第一杀手“货车超载”入刑。

2016年12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建议,要加快研究推进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列入危险驾驶罪的范畴。

“超载入刑”再次被提,可见这个问题的关注度没有下降,反而越来越被重视。

对于这个问题,卡友们也持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超载入刑就如同“酒驾”一样,有了严格的标准,正常人都不会去逾越,而处罚对象从源头抓起,这样整个运输业的大环境也会好起来。

当然也会有卡友觉得不超载根本挣不了钱。


客货分离,构建货车专用高速公路


如果有专门的“客车高速公路”和“货车高速公路”,那会怎么样?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潘明就交了这样一份提案,建议尽快建立高速公路系统“客货运输”(客货分离)体系。

“在全国高速路交通事故中,货车成为引发重大交通事故重要原因,而客货混行成为其中关键。”随着经济发展,客货运出行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货运车辆向大型化、重载化方向发展,货车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潘明提到了一份数据,全国高速路交通事故中,货车肇事造成死亡比例超过30%,货车造成的事故比例超过70%。

在潘明看来,高速公路客货分离成为眼下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而国外,早在上世纪20年代便已开始相关研究,美国的双重组合车道的设计成为客货分离应用的成功案例。

客货车性能指标差异较大,构建货车专用高速公路,也有利于提升出行效率、保障人身安全、降低交通成本。”事实上,可在已有高速路网的基础上,实现这个目标。

潘明介绍,目前,我国国家高速路网里程已超过11.8万公里,实现了高速路网覆盖的初步目标,高速路网已经形成多路径、多网络的格局。他建议,国家高速路充分考虑通过路网可达性与可替代性分析,构建客货分离的高速路网,同时结合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规划,构建客货分离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同时,通过客货分离的高速路网体系构建,制定针对性的货运高速路网优惠措施,鼓励货车专用道的推广,降低货运成本,提升货运效率。


此外,智能交通已经进入现实生活,在美国,无人驾驶车辆已合法上路运行,无人驾驶的电动货运车辆已经研发进入人们视野,不远将来,自动驾驶的货运车辆将成为常态。潘明认为,应提早谋划,结合货运专用高速公路,思考谋划车路协调的智能交通道路网络,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机动车应安装自动紧急制动装置


“截至2018年底,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达3.2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07亿人,且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虽然政府部门的安全措施越来越有效,但是2013年以来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一直稳定在6万人左右,交通事故在20万起左右,2017年的数据是交通事故203049起,死亡人数63772人,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尤其是重型货车和大中型客车的事故后果更为严重。”

全国人大代表王一君表示,不管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是酒驾醉驾、疲劳驾驶、超载还是其它原因,都会体现为司机操作错误或装置失灵从而导致各种形式的碰撞,因此控制车辆碰撞的制动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王一君指出,今年2月12日,日本和欧盟等40个国家宣布,最快于2020年对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强制导入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规定。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王一君建议:我国应在客货车上逐渐安装自动紧急制动装置,赶超发达国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产品而言,相关部门应鼓励国内厂家开展技术攻关,研发民族品牌,形成拳头产品。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先开展调研,再试点推广,从政策补助到执法监督,尽快形成方案,向社会公开,保障执行到位。


积极推广新能源物流车 助力蓝天保卫战



污染防治是党的十九大部署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徐和谊委员认为,要治理大气污染,应重点推广新能源物流车等营运车辆。

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累计推广新能源物流车约36.7万辆,物流车市场保有总量占比仍然很低。究其原因,目前新能源物流车在城区通行和尾号限行方面与燃油物流车相比,没有优势。此外,目前充电桩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且以慢充桩为主,无法满足需求。这无法调动物流公司和司机使用电动物流车的积极性,影响了大规模推广。

徐和谊委员建议,制定优于柴油车的新能源汽车城市通行路权政策,如不限尾号、停车优惠、过路过桥费用减免等,鼓励企业购买使用新能源货车。在运营补贴方面,可根据运营里程采取“总额控制、分年度拨付”方式,鼓励物流快递企业使用新能源物流车。同时,应加快规划和布局针对中大型新能源商用车的快充电场站和充电设施,服务于新能源物流车为主的各个车型,在用地和电力增容方面给予优惠。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07264号-3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