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技术研发人员正在测试相关高精度位置服务网络
时空信息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时空服务和北斗卫星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朗。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卫星导航要突破重点跨越,要坚持天基地基、室内室外、云端终端、导航通信四大领域融合发展,打造北斗系统升级跨越、全面贯通感知传输的北斗服务链。
目前,高精度定位是通过北斗星基增强和地基增强网络来实现,通过差分解算消除误差,让定位尽可能精准(动态可达厘米级别),但一大难点是难实现全场景高精度的融合定位。比如,在城市立交桥、隧道、林荫路、城市峡谷、室内停车场等诸多的城市复杂场景中,因为卫星信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遮挡,可能会出现定位不准或短暂信号缺失等问题。
因此,要实现更精准、更稳定的高精度定位,融合定位技术非常重要,除了使用基于卫星信号定位的技术,还需要融合双目视觉、惯性导航单元(IMU)等多种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定位,从而更好地让导航定位实现“无盲点”。
精准空间+精准时间人工智能时代呼唤统一时空 坐标
要构建北斗精准时空,位置和时间信息的精准提供是首要前提。除了空间上的高精度定位外,高精度的时间校准能力也是重要一环。如果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时空坐标体系不统一,后台就难以做到精准的大数据分析计算,因此打造精准时空体系非常重要。
相关企业负责人举例说,就像我们每个人戴的手表,都会有一些误差,“现实生活中手表与手表之间的误差问题不太大;但如果是智能机器人协同工作时,其身上的‘手表’——计时器发生误差,就很有可能发生碰撞、出现事故。”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移动终端要实现智能化位置感知,统一精准的时空坐标体系不可或缺。
室内外一体化融合定位助力实现无人驾驶
目前,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机遇。高精度融合定位技术也是目前世界前沿的学术研究热点,室内外一体化的高精度定位网络、高精度融合定位终端、高精度地图将成为最终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的重要入口。
该负责人认为,企业着力研发的融合定位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自主创新技术,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全场景的高精度定位能力特别重要。“日常生活场景存在众多定位的‘痛点’,就是因为目前我们离真正的全场景高精度定位还很远。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要实现真正的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就必须依赖全场景高精度融合定位和高精度地图,与周围环境实现智能交互感知,确保无人驾驶终端的安全稳定运行。”
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例,如果说无人驾驶技术相当于汽车的“大脑”,高精度融合定位技术就是汽车的“眼睛”。现在多数进行场地实测的无人驾驶汽车采用的是激光雷达定位,需要在车身安装多个传感器,费用高达几十万,商业化难度比较大。而基于卫星的高精度融合定位能大大降低成本。
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地图网络将完成全国覆盖
不仅是无人驾驶汽车,高精度融合定位技术未来应用的前景非常广阔,该负责人表示:“应用在儿童手表中,家长就可以在大商场里轻松找到自己的孩子在哪一层、哪个商铺门口;应用在室内停车场里,就能引导车辆快速找到空车位;应用在普通汽车导航中,能轻松分辩在高架桥的上面还是下面、具体行驶在哪个车道……”
尽管从全球来看,高精度融合定位技术还未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但该负责人认为,这一定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我们已经有了汽车高精度融合定位的相关产品,正在测试优化。目前企业已经在这些领域进行一系列研发,高精度定位网络和高精度地图届时都将完成全国范围内的覆盖,并结合自主研发的全场景高精度融合定位模组,为智能手机、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位置应用、自动驾驶、无人机、机器人等人工智能设备提供室内外一体化的高精度厘米级空间位置信息服务。”
看准北斗高精度民用市场发力 助推北斗产业应用
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目前,北斗卫星民用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今年7月29日,随着“北斗三号”第9、第10颗卫星以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全球组网从最简系统迈向基本系统,而且北斗系统将在2018年底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底覆盖全球。因此,未来随着北斗全球组网的顺利完成,北斗高精度民用市场还将迎来更大的爆发。
记者了解到,该企业主要聚焦北斗的高精度民用,其技术研发方向符合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正如企业负责人所说:“要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全场景的高精度融合定位和高精度地图必不可少,这是未来时代的刚需,也是我们的重点发展方向。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未来的人们可以生活在一个时空更加精准的智能世界。”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