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业务中心产品经理杨永刚在“让世界更安全,让生活更美好”ICT智能安防驱动智慧城市融合发展大会上作“智感未来重塑视界”的主题分享。
杨永刚介绍,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不断提升了“见”的能力,从“看得见”到“看得清”到“看得懂”,视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不断拓展。继移动互联网之后,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然兴起,新一轮技术革命风暴已经诞生,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我国信息经济发展的焦点,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进入每一个行业,其中安防行业感受最深。
凭借对视频技术的行业应用经验,以及产品和系统集成能力,海康公司将做到“视频大数据技术优势快速产品化”。2015年,公司就推出了基于GPU和深度学习技术的“猎鹰”视频结构化服务器,和“刀锋”车辆图片结构化服务器。2016年,我们推出了基于GPU/VPU和深度学习技术的“深眸”系列智能摄像机、“超脑”系列NVR、“神捕”系列智能交通产品、“脸谱”人脸分析服务器,形成了全系列的智能产品家族,并在解决方案中整合应用这些产品。
2017年,针对当前物联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海康威视遵循“边缘感知、按需汇聚、多层认知、分级应用”的核心概念,设计构建出一个立体化的智能服务架构——AI Cloud架构,集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平台服务、和应用软件于一体,构建智能物联网核心能力。
未来,AI将全面应用到马来西亚交通治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首阶段将应用到首都吉隆坡281个道路路口,通过红绿灯动态调节、交通事故检测等缓解拥堵的交通状况。
这对于阿里而言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众所周知的是,吉隆坡在高峰时段的交通状况极为拥堵,一旦有效解决吉隆坡的拥堵问题,对于阿里而言将会是一次极好的全球宣传机会。
这是中国基于AI和大数据的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首次在海外得到应用,而早在2017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就曾发推暗示将引入城市大脑,他在造访阿里巴巴时晒出一张ET大脑照片,并表示希望使用中国的云计算AI技术。
实际上,ET城市大脑已经低调在杭州运行了约一年半的时间,并应用到了苏州、衢州等七个国内城市,澳门特区也在去年启动了接入ET城市大脑的工程。在杭州,ET城市大脑已成功接管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使得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而通过对红绿灯的实时管控,120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缩短一半,为挽救生命争取更多可能。
在大数据时代,AI与大数据的结合,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城市大脑”们才会越来越发达,能力随之越强。单从这点来看,阿里的这项技术在全球也是领先的——因为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类似的“大脑”运行了这么久,采集了这么多的数据进行训练。
鉴于技术方面的领先性,ET城市大脑成为了有AI“国家队”之称的科技部新一代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并永久入驻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区,成为中国当代科技力量代表。
曾经提到过阿里的大交通战略,比如说,在《阿里巴巴为什么要投哈罗单车》一文中,我们就提到了“高德+共享单车+ET城市大脑”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的关键要点在于:所有的数据汇总到ET城市大脑之后,使得整个城市的交通情况一直处于“在线”的状态。在未来,整个城市的各种数据都会“在线”,城市各个部门的运行效率将会大幅度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