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情况
公路
舆论热度阶段性明显
在公路方面,“四好农村路”和高速公路收费政策最受舆论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为农村公路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交通运输部修订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快农村公路规范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具体指导。
而收费公路相关话题也长期盘踞在舆论场,并随着重大政策与新闻热点的出现而波动。5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3月29日,交通运输部表示将加快研究制定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案。山西、河南等地试点推进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也受到普遍关注。
4月1日,甘肃折达(临夏折桥—兰州达川)公路考勒隧道被曝整改存隐患,成为上半年公路领域最热舆情事件,一时间引发媒体聚焦交通扶贫路,舆论热度急剧上升。
铁路
“复兴号”运行一周年热度高
前6个月,全国铁路舆情态势运行良好。在春运、“五一”等节点承担运输重任的铁路客运,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自身的舆论形象。截至6月26日,“复兴号”运行一周年,作为“大国重器”的一个代表,其凭高美誉度成为铁路最热舆情事件。
运输
网约车话题热度不减
2018年上半年,交通运输部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对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及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从政策方面明确方向和时间。
热点舆情中,新业态的话题居舆论高位。据本报与今日头条联合监测显示:5月,“空姐遇害案”占今日头条平台“网约车热文TOP100”的33%,可见社会对网约车安全问题的普遍高度关注。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中事后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及修订后《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的发布,为推动规范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地方层面,治理整顿非法网约车行动集中开展。政策、市场、社会等多因素影响,使得“网约车”成为舆论使用高频词汇。
与往年热议的“共享经济发展空间”“网约车与出租车关系”等核心议题不同,今年以来,话题重点围绕“安全”二字。从人身到隐私,从乘客到司机,舆论焦虑的着眼点出现转移。可以看出随着议题向纵深发展,话题的主要参与者普遍表现更为理性。
另一方面,美团、高德、携程等企业高调加入网约车市场,摩拜“卖身”美团及ofo融资等企业动作频频,新业态话题热度不减。
水运
热点舆情舆论引导力度大
上半年,水运热点舆情中影响较大的当属“桑吉”轮碰撞燃爆事故。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紧急部署,采取各种举措进行救援,同时启动高级别舆情应急响应,提振舆论信心。召开两场新闻发布会,及时传递官方权威、全面一手信息,持续不断地专业披露现场真相,保持了舆论影响的高地位置,有力阻止了不实谣言的滋生。
民航
川航应急处置获赞
上半年,民航领域的热点舆情事件相对较多。1月16日,中国民航局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空中开机”得到了社会舆论的赞许。而多发的突发安全事件也考验着民航系统应急处置能力。
5月14日,四川航空一航班在高空飞行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破裂并脱落,经过机组人员紧急处置,飞机安全着陆。临危时刻,机组人员表现出来的专业精神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社会舆论的高度赞赏。
但事件背后暴露出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首都航空因机械故障、川航因系统故障导致的返航事件后,社会舆论进一步关注到飞机检测、保养、维修及民航企业安全管理问题。
除此之外,对于飞机正常率、机票退改签费等常态化舆情,民航管理部门积极整改,得到了社会舆论一定程度的谅解。
邮政
快递新规展现良性互动
过去半年,邮政及快递行业正面评价提升明显。一段时间以来,快递实名制、个人信息安全、“最后一公里”等成为备受争议的“槽点”,呼吁规范并保障快递业健康发展的呼声高涨。5月1日正式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对民意进行了充分回应,展现出公众舆论与政府治理之间的良性互动。
此外,顺丰自建机场、无人机投递等快递企业主动创新配送方式,也显示出了我国邮政快递行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发展能量。
交通热点之“最”
02
最佳回应
规范网约车
5月5日晚,祥鹏航空空姐李某下班后,在搭乘网约车途中被害,网约车安全话题再度引发集中讨论。司机认证门槛低、平台审核把关不严、号牌与车辆不相符等成为舆论聚焦点。恰逢评论文章《不要把约谈当“耳旁风”》《检验网约车发展的标准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交通运输部官网、政务微信及本报发布,部分媒体将其解读为交通运输部的回应态度,在转载报道时多将文章内容与出现的一系列网约车热点事件结合。如新华社报道《滴滴,请给消费者出行多些安全感》,《人民日报》文章《约车非“约会” 乘客个人信息岂能泄露》,《经济日报》头条号《网约车暴力事件谁负责?交通运输部官微今天一篇文章刷屏了》等均以空姐乘坐网约车遇害一事为切入点,关注网约车出行安全问题。
自4月开始,针对网约车推出的9篇本报评论员文章,被中央媒体等转发,也引发了舆论对于网约车行业的重新思考,不少网民表示支持并呼吁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平台企业应加强对司机的审核、筛查和有效管理,并期待具体举措。
点评:虽然交通运输部关于网约车系列评论并未针对“空姐乘坐顺风车遇害”一事进行正面、直接回应,但是借助该事件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契机,在文章中对网约车安全性等问题表明了态度,契合了舆论热点,与网民对于安全的高度关注形成了情感共振,不仅赢得了舆论信任,也为日后网约车行业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最佳发布
《快递暂行条例》出台
5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快递暂行条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以促进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为重点,明确了一系列保障行业发展的制度措施,包括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开办快递末端网点,按要求备案后无需办理营业执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快递业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快件大型集散、分拣等基础设施用地的需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和邮政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快递运输保障机制,依法保障快递服务车辆通行和临时停靠的权利等。
点评:近日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8年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全国上半年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预计达220.8亿件,超过2015年全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快递收入预计达2745亿元,同比增长25.8%。快递业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先导产业。近年来,我国快递业迅猛发展,快件业务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
最有影响力活动
“小康路·交通情”
6月8日至14日,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小康路·交通情”重大主题采访活动深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陕西省宝鸡市、咸阳市等4个市(州),采访报道当地交通扶贫工作成绩及交通运输对产业发展、经济转型、脱贫致富的作用。
活动吸引了新华网、人民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网、中国青年网等10余家媒体,这也是连续第3年组织邀请中央主流媒体赴贫困地区进行实地采访。
点评: 当前,交通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的关键冲刺期。交通运输部持续把交通扶贫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予以推进,立足实际,统筹推进交通定点扶贫、对口支援、片区扶贫,交通扶贫精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此次活动的报道面覆盖了精准扶贫工作各方面,既有交通扶贫建设的成果,又有群众增收致富的事例。通过中央媒体、行业媒体的集中宣传,深入挖掘了交通扶贫一线的人和事,为脱贫攻坚传播了正能量。
《条例》以促进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为重点,规定了一系列保障行业发展的制度措施,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保障人民用邮权益,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监管研究处副处长耿艳表示,行业管理部门积极引导规范使得快递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此外,《条例》对消费者关心的快递送件上门、快递绿色包装、实名制寄件等问题都作出了规定,为《条例》实施后良性舆论环境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注:监测期为 2018 年1月1日至6月30日,热度数值为媒体报道及转发量、微信公众号文章数、微博关注量加权计算得出。
经中国交通报社舆情中心和今日头条合作梳理发现,上半年热点话题主要集中于网约车安全、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营运客车安全事故、长江经济带、“四好农村路”、交通扶贫等领域。
舆论场整体表现出:重点话题热度不减,权重事件影响力大,突发事件关注度高等特点。
在今日头条平台,“交通运输部”“甘肃高速”“天津高速公路”“北京交通”“深圳交委”等账号的影响力(发文量及阅读量之和)位居前五。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