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出手!以后全国的高铁都支持刷身份证乘车,从此和纸质车票说再见吧!
高铁车票“无纸化”
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在“智能高铁发展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十周年论坛”上宣布,电子客票将于明年在全国推广。
届时,乘客或可实现“刷手机”、“刷身份证”直接进站乘车,而无需在乘车之前特意换取纸质车票。
电子客票也称“无纸化”车票,是指旅客通过互联网订购车票之后,无需换取纸质车票,可以直接持二代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件通过火车站进站口和验票闸机乘车。
高铁刷身份证进站这一举措并不稀奇,其实早在我国实现火车票实名制管理后就在开始逐渐施行。但一直以来,我国大多数地区仍然需要进行“票证同验”才能进站乘车。
在当下,北上广深及国内主要的二线城市之间的高铁车次基本实现了刷身份证乘车。
其他的二线城市和一些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地区之间运行的高铁车站,仍然有不少车次不支持“无纸化”乘车。旅客乘坐这些车次时,仍需在火车站售票处换取纸质车票才能进站乘车。
最快今年四季度
电子客票业务试运营
记者从中国铁路武汉局了解到,最快今年四季度,中国铁路电子客票业务就将开展试点运营!
届时,在部分试点线路上,乘客或可实现“刷手机”、“刷身份证”直接进站乘车,而无需换取纸质车票,明年将在全国高铁推广。
为何有些车次不支持
“无纸化”车票?
铁路相关人员解释道: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列车的始发站或终点站没有支持刷身份证的自动闸机;
二是这些列车上尚未配备刷身份证检票的设备,无法完成火车运行过程中的检票流程。
另外,国内还有一些高铁车站开通了“人脸识别”的功能。但有些乘客在尝试之后发现,部分车站的“人脸识别”功能,居然需要和车票相配合才能完成进站乘车。
■相关链接
火车票的升级变迁
第一代:纸板火车票
25mm×57mm的“纸板票”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堪称“爷爷辈儿”,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至90年代结束。
第二代:软纸火车票
1997年,“纸板票”被“软纸票”取代,淡粉色铺底的车票上印有一维条码,后又改用二维条码防伪车票系统,车次、价格、售出地、购票类型等信息,都能加密成二维码打印在车票的票面上。
第三代:磁介质火车票
2007年7月1日,推出磁介质车票,它利用磁介质记录票面信息,可在自助检票机上使用。据报道,车站使用的全自助验票机(俗称“刷脸机”)配合验磁质火车票,最快10秒就能通过,是人工验票的10倍!
第四代:身份证
2011年6月开始,“刷身份证进站”的无票时代来临,京津城际、京沪高铁只要带着二代身份证就能在自助机上刷证直接进出站。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