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7日,为期3天的第三期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师资培训班(大数据技术师资培训)在金陵科技学院圆满落幕。本次培训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的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教师培训工作委员会和江苏省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承办,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云计算论坛全程协办。
专家分享
继25日的开班仪式后,现场老师在3天的培训日程中,聆听了来自南京大数据研究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大数据领域的多位课程专家和技术专家授业解惑,进一步学习了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生物大数据、交通大数据等专业知识。
在26日的课程中,南京工程学院教授级高工、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施建强博士,对高级大数据人才培养丛书系列之《数据挖掘》进行了系统串讲,包括数据挖掘概述、数据预处理与相似性、分类、回归、聚类、关联规则、常用大数据挖掘算法优化改进、推荐系统、互联网数据挖掘等具体内容。
其后,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业宁教授,以生物学大数据为主题,以杨树、柳树、蜜蜂、西红柿等动植物的基因研究为例,分析和介绍了植物核基因组、细胞器基因组及植物进化研究,并在报告结束后,与金陵科技学院张燕校长等讨论了生物研究中主要运用的大数据技术以及数据挖掘课程的具体开展等。
此外,云创大数据工程师吴彩云着重介绍了人工智能实验平台,包括硬件配置、核心技术、实验列表、配套资源等,并现场演示了不同角色(老师、学生)如何使用平台进行实验。对于该平台一键快速搭建、销毁深度学习实验环境,提供自动化部署Caffe、TensorFlow等深度学习组件,以及支持多用户同时使用等特性,现场老师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就其技术细节进行了询问了解。
在下午的课程中,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专职教授、高级工程师何光威教授,为现场老师串讲了《大数据可视化》,对大数据可视化的概念与起源、类型与模型、数据可视化基础、数据可视化的常用方法、关键技术、可视化交互、大数据可视化工具、大数据可视化系统——魔镜以及大数据可视化的行业案例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海军工程大学梁英杰博士进一步拓展了数据可视化的常用方法与可视化交互的相关内容。
其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硕本教授,从自身丰富的研究经验出发,带来了详实的专家讲座。毕教授主要分析了《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空间结构与特征分析》、《南京市交通热点与居民出行特征分析》等专题,将数据挖掘、大数据可视化等研究与应用进行了一一呈现,条分缕析的理论基础与丰富应用实例相结合,真正让人感受到了“一图胜千言”的魅力。
此后,云创大数据平台总监沈大为为老师们系统介绍了大数据实验一体机、大数据实验平台以及《大数据实验手册》课程内容。正如沈大为总监所言,目前高校大数据专业建设面临基础设施、教材体系、实验内容、实训项目、师资培训等诸多难题,而大数据实验平台定位于一站式的大数据综合实训平台,能够将以上问题逐个击破。
上机实训
在27日的实验环节,此次参会的老师,在云创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实验一体机搭建的平台上,根据云创工程师的现场指导,跑通了三个代表性实验——用MapReduce分词统计,用Spark做K-means聚类,以及用Python环境做了决策森林算法,以理论+实践进一步保障了教学效果,老师们也表示十分有成就感。
2016年,为了帮助高校解决以上难题,云创大数据云创大数据推出了大数据实验一体机以及大数据实验平台,为用户提供大数据实验服务,并同步提供实验环境、实验手册、课程资源、教学视频以及平台使用培训等,帮助高校师生在平台上轻松开展大数据教学与实验。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