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中国航天日“晒”科学卫星计划

发布时间:2018-04-27 12:45

       在4月24日举行的第一届中国航天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晒出”该中心下一步空间科学卫星计划——
       研制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等,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引领带动航天尖端技术发展。
       王赤告诉记者,空间科学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短板,与美国等航天强国相比,我国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方面发展不均衡,空间科学规模小、经费投入低、影响力不足。
       他援引中国科学院一份名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的报告称,截至2017年,美国发射空间科学卫星419颗,俄罗斯222颗,欧空局48颗,日本45颗,印度13颗,而中国只有9颗,包括双星计划两颗,嫦娥工程3颗,中科院空间先导专项4颗,分别是“悟空”、实践十号、“墨子”和“慧眼”。
       王赤说,我国空间科学起步较晚,对于未来应群策群力,尽快组建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实施空间科学2030新的国家重大专项,实现空间科学诺贝尔奖级的重大前沿突破。
       当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表示,中国空间站将以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为目标,重点开展科学前沿的创新性实验和应用研究,持续推动空间科学与技术进步。
       他说,计划2022年建成的中国空间站,将打造成为面向国际社会的、开放的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在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技术、空间科学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员选拔训练和联合飞行、航天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合作,使之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太空实验室。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四川中卫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14007264号-3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