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4月24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的“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今年5月即将 “出征”的嫦娥四号中继通信卫星被命名为“鹊桥”。一同发射的哈工大两颗小卫星分别被命名为“龙江一号”和“龙江二号”。
据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介绍,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如期转入正样研制阶段,计划2018年执行两次发射:上半年发射嫦娥四号中继通信卫星, 下半年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嫦娥四号任务将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完成地月拉格朗日L2点中继星对地对月的测控、数据中继。同时开展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和矿物组分、巡视区浅层结构等科学探测与研究。”吴艳华说。
嫦娥四号任务的难点之一在于人类在地球上无法与月球背面直接通信。利用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的通信,是中国人的创举——通过朝地月拉格朗日L2点发射一枚中继卫星来中转通信,让月球处于地球和中继卫星之间,可以较低成本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探测会获得在正面探测无法得到的数据。“月球背面有很多优势 ,如可以屏蔽地球的辐射、开展对深空的探测,能够真实地反映宇宙信息。此次落月选择在月球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盆地,这是一个古老的地区,里面有很多月球初始的信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说。
中国航天基金会今年首次设立“航天基金奖特别奖”,奖励对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周建平、周志鑫、吴季、朱坤、朱广生和喻松林6位航天专家获此殊荣,每人获得奖励20万元。